中国明代早期(15世纪初叶)的一部植物图谱名为《救荒本草》。这部图谱内容丰富,配有图示,详细描述了每种植物的生长状况和食用方式等信息。该图谱是明代朱元璋的第五子周王朱橚所编写,于明永乐四年(1406年)开始刊刻发行。
《救荒本草》主要讲述了地方性植物,重点关注了植物与食物方面的用途,目的是为了救荒。它详细描述了植物的形态,并展示了当时中国经济植物分类的大致情况。全书分为两卷,收录了414种食用植物,其中包括历代本草文献记载的138种,以及新增的276种,新增部分占总数的近2/3。书中按照草、木、米谷和菜的分类,收录了245种草本植物,80种木本植物,20种谷物,以及46种蔬菜。
《救荒本草》还全面总结了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和加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。它对中国植物学、农学、医药学等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