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日葵菌核病防治办法

 
向日葵菌核病防治办法

向日葵菌核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,会导致植株的花盘腐烂,整株植株发生枯萎。常见的菌核病有两种类型:

1. 立枯型:主要在幼苗期发生。茎部出现水渍状的病斑,逐渐生长出白色絮状的菌丝。在干燥的环境下,菌丝会变黑,植株逐渐枯死。茎部是主要发病部位,而叶片则由下至上逐渐枯黄。

2. 烂盘型:该病害主要在花谢之后出现,花盘出现病斑,花托变得软绵绵的并呈褐色。如果遇到雨天,病斑会逐渐扩大,病情加重,整个花盘会被菌丝覆盖,导致腐烂。

针对这种病害,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:

1. 物理防治:一旦发现植株茎叶或花盘出现病斑,应将整株植株拔除,以防真菌扩散。由于菌核的生命力很强,可以在土壤中存活3年,如果盆中还有其他植株,建议更换土壤再次种植。

2. 药剂防治:
– 蕾期前可喷洒1000倍浓度的托布津溶液,喷洒1~2次。
– 蕾期及盛花期可喷洒1000倍浓度的纹枯利溶液,主要喷洒在植株的下部和花盘背面。
– 苗期或开花期,可喷洒500倍浓度的速克灵溶液,每5~10天喷洒一次,可以预防病害的发生。
– 当温度达到18~20℃时,是地面撒药的最佳时机。可将70%五氯硝基苯与少量湿土混合,撒在土壤表面,可以有效抑制菌核的萌发,预防效果可达80%。

3. 正确的养护:细菌和真菌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容易滋生,因此控制浇水是非常重要的。对于小型盆栽植物,建议使用浸盆法浇水。在家庭露地栽培中,最好选择滴灌方式或使用小喷壶进行浇水,既可以节约用水,又可以防止菌核病的发生。

分享到:
赞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