猴面小龙兰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

 
猴面小龙兰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

猴面小龙兰常见病害之一是萎蔫病。这种病通常在高温高湿的季节中发生,尤其是夏季的雨后。植株叶片会变黄并丧失生机,全叶也会腐烂。要防治这种病害,可以使用霉灵2000倍液或丙环唑乳剂2000倍液喷洒基部或灌根。另外,还可以尝试使用苯菌灵、甲基硫菌灵、适乐时等药剂,每隔7-10天喷洒一次,连续2-3次。

另一种常见的病害是炭疽病。这种病害多发生在梅雨季节。病害初期会在叶片上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红褐色斑块,后期这些斑块会变为黑褐色,严重时还会出现坏疽现象。要防治炭疽病,可以剪除枯死叶片,保持通风良好。此外,还可以使用百菌清、甲基托布津、代森锰锌等可湿性粉剂喷洒600-1000倍液,每隔5-7天喷洒一次,连续2次。在未发病或发病初期,也可以使用炭疽灵乳油防治,每隔10天喷洒一次,连续预防3-4次。

白绢病是猴面小龙兰另一种常见病害。该病害多发生在高温多雨的8-9月季节。在发病初期,兰叶基部会变褐并且腐烂,同时有白色绢丝状菌丝体生成,严重时整个叶丛都会枯死。为了防治白绢病,需要注意温室的通风,并且避免盆花之间过于密集。可以使用兰·病必治、福多宁、灭普宁等药剂,每周喷洒一次,连续3-5次。也可以用硫酸铜液浇透根部,染病的盆花应当清出温室,并且外埋毁。

叶枯病是猴面小龙兰的另一个常见病害。这种病害多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发生,叶尖附近或叶片前端会出现黑色小斑点,随后这些斑点会扩大至整个叶片,最终导致叶片枯萎并掉落。防治叶枯病,需要及时切除病叶,并喷施百菌清或代森锰锌。

蘖腐病是猴面小龙兰常见的病害之一,主要发生在蘖芽上,其次是叶片。发病初期,蘖芽基部会出现水渍状绿豆大小的病斑,高温多湿时易侵染叶面,产生暗褐色水渍状大斑块。夏季连续阴雨天,肥水管理不当、盆土过湿、肥料使用过量时易发病。防治蘖腐病时,可以在新芽出土4-5厘米高时喷洒0.01%硼酸液或杀枯净,也可以使用农用链霉素。

根腐病是猴面小龙兰的常见病害之一,其症状为根系部分或全部腐烂发黑,导致植株生长不良。主要的致病因素有盆底排水孔堵塞、基质通气不良、浇水过量、寒冷天气和浓肥伤害。要防治根腐病,可以疏通排水孔,避免在新苗生长期浇水过多,喷水后要及时通风,保持叶基的干燥。在生长期要注意避免过量使用氮肥。发病时,可以使用根腐灵或霉灵水剂灌根,每隔7-10天喷洒一次,连续3-4次。

分享到:
赞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