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源自于中国,最初是中国人民为了祛病防疫而举行的节日。在春秋时期的吴越地区,人们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的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。后来,由于诗人屈原在这一天去世,端午节就成为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。一些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、曹娥等人的说法。
传说屈原去世后,楚国百姓非常悲痛,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祭奠屈原。渔夫们划起船只,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遗体。其中一位渔夫拿出准备好的饭团、鸡蛋等食物,扔进江里,并说让鱼龙虾蟹吃饱了,就不会去伤害屈大夫的身体了。众人看到后纷纷效仿。还有一位老医师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,用来让药晕蛟龙水兽,以免伤害屈大夫。后来为了避免饭团被蛟龙吃掉,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裹饭团,再用彩丝包裹,逐渐发展成了棕子。
从那时起,每年的五月初五,就有了龙舟竞渡、吃粽子、喝雄黄酒的风俗,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