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科举考试中,并非官职或者有品级的身份,而是对于殿试第一名的尊称,即状元。科举考试分为多个阶段,不论年龄大小,首先需要通过第一次考试成为童生,随后以童生身份参加院试,通过院试后成为秀才。至此,便有功名在身,可以免除徭役。接着,秀才参加乡试,考取举人身份。只有取得举人身份才有资格参加会试,通过会试后成为贡生。贡生才有面圣的资格。在殿试阶段,前三名分别被称为状元、榜眼和探花,其他通过殿试的人则成为进士。 作为考试第一名的状元并不会直接担任实质性的官员职位。每个朝廷都有各自的规章制度,状元一般会被安排担任翰林院编撰、秘书郎、掌修国史、做天子侍讲等职务。不过,状元作为起点很高,所担任的职务通常都有很大的上升空间。只要精心努力,几年内通常可以晋升到侍郎的级别。若能得到皇帝的喜爱,担任做天子近臣,更可晋升到尚书的级别。 状元还分为文状元和武状元。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武状元如唐代的郭子仪曾两次担任宰相,还做过天下兵马大元帅。而文状元中有唐代的贺知章、王维和柳公权(书法家),宋代则有文天祥,甚至升至了宰相之位…… 现如今,状元一词仍然是用来称赞才华出众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