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黑即白是什么意思

 
非黑即白是什么意思

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,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一种极端的绝对论。我们常常忽视了黑与白之间的灰色区域,将选择的范围仅限于黑与白之间,并做出非此即彼的抉择。

非黑即白也被称为假的二难选择,它主要指的是在进行逻辑推理时,基于选言和假言陈述的思维方式会产生非黑即白的观念。

黑白这个词通常来指黑色和白色,同时也用来比喻善恶、是非、正邪、清浊等等。在《墨子·天志中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,譬之犹分黑白也。”这里比喻善恶的划分,就像分辨黑白一样。

这个词也可以用来比喻辨别是非。在东汉时期,方朔的《七谏·怨世》中写道:“愉近习而蔽远兮,孰知察其黑白。”这里提到了察觉黑白即是辨别是非的意思。

在清代作家蒲松龄的《聊斋志异·凤仙》中,有这样一句话:“父母远去,一家十馀口,俱托胡郎经纪,若不从去,恐长舌妇造黑白也。”这里指的是长舌妇传播流言蜚语,制造非黑即白的观念。

如同老舍在《四世同堂》中所说:“认真的说,瑞宣的心里有许多界划不甚清,黑白不甚明的线儿。”这里指的是心中模糊的划分,无法明确界定黑白。

所以,世界上的事物并不是非黑即白,我们应该意识到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中间状态和可能性,不要仅限于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。

分享到:
赞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