慰安妇是指二战期间,日本军队强征的随军性奴隶。根据中国和韩国历史学者的研究,慰安妇的来源主要包括中国、韩国、朝鲜、日本以及其他地区,例如琉球、东南亚和西班牙。被强迫去日本当地集结的慰安妇也被称为女子挺身队。
慰安妇,也被称为Comfortwoman,是指日本政府和军队为了顺利进行入侵亚洲地区的战事,而实行的此类部队性奴隶制度。1996年,联合国组织发布了关于日军慰安妇问题的报告,将慰安妇制度定性为性奴隶制度。2012年7月,美国国务卿希拉里·克林顿表示,英国将停用按日文意译的慰安妇一词,改为被逼迫的性奴,以此来凸显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犯下的性暴行罪行。2012年12月6日,我国历史学者在举办的《南京大屠杀全史》出版发行新品发布会上明确提出,应将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强征的中国、北朝鲜等国的慰安妇改称为性奴隶。2015年12月1日,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分馆——南京市利济巷慰安所原址展览馆宣布正式开馆,对公众开放。2016年5月31日,在来自中国、日本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组织再次申请办理全球记忆力名册财产备案,以纪念慰安妇的历史。2017年,我国有关慰安妇的纪录片《二十二》上映,通过线下推广的方式,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。
公娼规章制度的发展演变可以追溯到1872年10月2日,当时明智政府发布了释放艺妓娼妓的禁令,废除了传统的游廓规章制度。随后,政府于次年12月发布贷座敷和娼妓的渡世标准,将娼妓集中到贷座敷,建立了详细的规章制度,包括要求娼妓接受健康体检、获得营业执照并缴纳税费,这奠定了近现代日本公娼规章制度的基础。1888年,日本陆军编制了师团制,该制度在中日甲午战争后扩大到12个师团,在日俄战争后又增加到18个师团。这些师团和步兵团的所在地很快成为国防要地。为解决士兵们的性需求问题,当地政府积极推动游廓的建设,并从色情交易中获利。随着日本在中国的部队设施扩大,妓楼也如影随行地出现在驻扎地周边。在大规模战争的背景下,为了避免艾滋病等传染病的蔓延以及加强部队的管理,公娼规章制度与部队紧密结合,为慰安妇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模板。1905年4月,日本成立了花柳病防止会。1910年,日本制定了《行政部门实施法》和《娼妓依法取缔标准》,将私娼列入管理范畴,并且实施强制性的性病检查。同年7月,日本政府制定了政策法规,要求各地设立专业的性病医院,并提供资金用于遣送感染疾病的公娼住院治疗。1927年3月25日,日本皇室批准了《花柳病防止法》,该法从1928年9月1日开始部分实施。这些近现代日本公娼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发展,保障了国家参与及管理女性色情交易的权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