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的时间划分中,三更指的是夜晚的特定时间段,具体是从当天晚上的23:00到第二天凌晨1:00。古人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或一百刻,在夜晚完全属于黑暗的时间段中有四十刻,每十刻为一段,共有五个节点,称为五更。具体来说,将晚上戌初一刻设定为第一更,亥初二刻设定为第二更,子时整点设定为第三更,丑正二刻设定为第四更,寅正四刻设定为第五更。
在十二时辰制中,这一划分早在西周时期就开始了。汉代将这些时辰命名为夜半、鸡鸣、平旦、日出、食时、隅中、日中、日昳、晡时、日入、黄昏、人定。同时还用地支的十二个符号来表示,从夜半也就是晚上23点开始到1点为子时,1点到3点为丑时,3点到5点为寅时,以此类推依次递推。